如果之前还说,公募基金没有实现服务科技创新的质疑,那随着首批科创债ETF的出现,这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来自WIND资讯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市仅仅两天,包括华夏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551550,以下简称“科创债ETF华夏”)在内,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得市场追捧,总规模逼近1000亿元。
而在上市第一天,万得数据显示,科创债ETF华夏(551550)当日成交额78.37亿元,换手率达264.43%,净流入超过百亿元高达112亿元,总规模141亿元,净流入和基金规模都是同类第一。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首批科创债ETF的上市,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科技金融”新时代正式开启!
(1)“开门红”
1000亿元!
谁也没有想到,首批科创债ETF上市,开门红竟然来的如此猛烈!
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基金上市交易。其中,科创债ETF华夏(551550)在上市当日,已向中登公司提交科创债ETF纳入中登质押库的申请。
数据显示,7月18日,也就是刚上市的第二天,上交所6只科创债ETF资金净流入超过117亿元,而深交所4只科创债ETF净流入约为75亿元,两市10只科创债ETF合计净流入超190亿元。
而在此前一天,资金净流入474.88亿元,两日资金净流入超660亿元。这样算下来,加上发行募集成立时的近300亿元资金,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总规模已经逼近1000亿元。
其实,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受欢迎程度,在上市首日就能看出端倪:
首先,全线飘红。
从当天开盘来看,上述10只科创债ETF开盘全线上涨,并以红盘报收。涨幅范围上,10只ETF的涨幅介于0.07% 至 0.17%之间,而易方达科创债ETF和广发科创债ETF以0.17%的收盘涨幅并列首位。
此外,科创债ETF华夏(551550)也表现不俗,盘中最高涨幅达到0.23%,并以0.14%的涨幅收盘。
其次,换手活跃。
相较于温和的价格涨幅,首批科创债ETF在成交活跃度方面表现极为亮眼,10只产品中有9只,首日换手率超过100%。其中,最高的鹏华科创债ETF换手率高达612.17%,而嘉实科创债ETF、富国科创债ETF、华夏科创债ETF、招商科创债ETF紧随其后,换手率也均超过200%。
还有,成交额超800亿元。
从首日的成交额来看,首批10只ETF上市第一天,总成交额突破800亿元,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承接力。
其中,鹏华科创债ETF、嘉实科创债ETF、富国科创债ETF三只基金,首日成交额均在110亿元以上。
而从前两天上市的整体情况来看,华夏、鹏华、嘉实、富国等公司产品在换手率和成交额上表现更为突出。
很显然,标的指数严格筛选符合“科技创新”主题的公司债,精准定位服务于国家战略前沿的企业,首批科创债ETF从上市首日就备受追捧。
(2)理由一:“科创基因”
作为首批科创债ETF基金,其创新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了解科创债ETF之前,您知道啥是科创债吗?为啥说它本身就有“科创基因”?
对此,华夏基金指出,科创债的全称是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金融工具。用更通俗的话说,就好比是一张“借条”。
特殊之处在于,要求发行主体必须是深耕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或者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根据发行人类型,科创债可分为四类——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和科创孵化类。
资料显示,科创债的前身为2017年开展试点的双创债,初步探索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2022年,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加速扩容,科创债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2025年政策进一步发力,央行首提债券市场“科技板”概念;6月18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的优势,大力发展科创债。
这样来阿奎那,相较于普通信用债,科创债的“科创基因”是其核心烙印。
作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兴融资工具,科创债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直接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关键环节。
截至2025年5月末,科创债存量规模已达2.45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0%,成为信用债市场扩容的重要引擎。
而在首批10只科创债ETF发行时,一天结束募集,募资总额接近300亿元,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3)理由二:跟踪指数
不过,尽管首批有10只科创债ETF,但从跟踪指数的角度来看,还是存在区别。
具体来看,跟踪指数主要包括三个:
一个是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嘉实基金旗下科创债ETF跟踪;
另一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鹏华基金、博时基金、广发基金旗下科创债ETF跟踪;
还有一个是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景顺长城旗下科创债ETF跟踪。
资料显示,这三个指数基日分别为2022年6月30日、2022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0日。数据显示,自基日以来截至7月11日,三只指数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4.37%、14.51%、12.57%,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67%、4.72%、4.97%。
其中,科创债ETF华夏(基金代码:551550),紧密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该指数从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中,选取主体评级AAA、隐含评级AA+及以上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应科技创新公司债的整体表现。指数基日为2022年6月30日,指数样本每月首个交易日调整一次。
截至6月20日,该指数的样本数量为792只,总市值10247亿元、容量大;久期3.88年;超70%的成分券评级为AAA,信用资质较好;成分券剩余期限涵盖0-30年,分布在1-3年、3-5年较多,占比分别为38%、34%。
财富君发现,该指数优势很多:信用风险整体可控,发行人基本为国央企背景,权重占比超过99%;年化收益4.64%;利率风险相对较低。
同为中证指数公司公布的指数,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侧重“宽基”信用债,收益特征更平稳;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聚焦“科技创新”领域,指数成长空间广阔,弹性更高。
主要信用债指数历史表现
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来自上交所、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5年6月20日。
(4)理由三:“科技金融”
其实,就从首批科创债ETF基金本身来说,她也有很多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开启了“科技金融”新时代。
华夏基金认为,科创债ETF创新性地融入科技创新主题,丰富了债券型ETF产品谱系,其独特的“成长性配置+政策红利”组合,为投资者配置一篮子高成长性科创公司债提供了更为便捷、更加精准的配置工具。
财富君感觉,科创债ETF推出,它的意义更为重大,填补了“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的空白,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新工具,有助于推动债券市场资金精准高效地流入科技创新领域,为相关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除此之外,它还能丰富债券市场投资工具供给,为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提供进入科创债市场的渠道,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科创债市场的流动性,推动形成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当然,包括科创债ETF华夏在内,首批科创债ETF基金还有两大优点:
一个是“T+0”交易,债券ETF在二级买卖与申赎时均为“T+0”交易,当日买入可当日卖出,流动性优势更为突出;另一个就是费率低,产品管理费+托管费为0.2%/年,费用为债券型基金中较低水平。
(5)四点建议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首批科创债ETF的吸引力肯定不小。不过,作为市场里的创新产品,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散户还需要量力而行。
就在上市之前,从各家披露的信息来看,机构是首批科创债ETF的认购主力,持有份额的比例最高达到了99.61%。就从科创债ETF华夏(551550)来看,截至2025年7月10日,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该基金基金份额为29.2亿份,占基金总份额的98.62%;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为0.4亿份,占基金总份额的1.38%。
对此,财富君归纳了四点投资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波动风险。虽然只筛选了AAA评级、流动性较好的科创公司债,但本质上它依然属于信用债资产,久期中性,所以日常波动会低于利率债类产品,但会略高于短债基金;
第二,市场折溢价。因为是场内ETF,盘中交易价格可能与净值存在一定折溢价,建议投资者在交易前参考债券资产实时价格变化和盘口报价,尽量避免在极端情绪波动时成交;
第三,长期投资。科创债ETF是可T+0交易的产品,但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长期来看,它的票息优势和指数分散机制会逐步体现出较强的收益稳定性与信用风险管理优势;
第四,底仓配置。科创债ETF既能作为组合的信用底仓,也可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发挥收益机会增强作用,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久期管理进行适当配置。
不过,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基本面短期仍有支撑,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经济面临的风险,三季度或迎来债券市场的再次上涨,当前债市调整仍是较好的买入时机。
(6)平台护航
随着首批科创债ETF的成功上市,债券ETF整体规模大幅增长,目前已经突破4300亿元,包括华夏基金在内的头部平台,债券ETF发力明显,并取得显著效果。
作为ETF基金的创新分支,科创债ETF的火爆,直接推动了债券类ETF规模的猛增。
来自东方财富Choice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债券类ETF产品数量为29只,产品总规模为4010亿元。如果加上首批即将上市的10只科创债ETF,那债券类ETF产品的数量已经接近40只,管理规模也将突破43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资料显示,市场上首只债券ETF于2013年成立,但一直到2024年5月末,债券ETF规模才突破千亿元大关。就在今年以来,随着债券ETF的不断创新,2025年2月就达到2000亿元,而在4个月后又突破3000亿元。而这一次,从3000亿到4000亿,债券ETF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整体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
其实,这在多家头部公司的规模表现中就能得到证实,至少有18家公司布局债券ETF,信用债ETF、公司债ETF表现较为突出。
以华夏基金为例,除了刚刚上市的科创债ETF华夏(551550)外,华夏基金旗下另有上市两只债券ETF,即基准国债ETF(511100)和信用债ETF基金(511200),其中信用债ETF基金自上市以来持续受到资金青睐,产品规模从2月份上市之初的30亿元,增加至6月30日的216亿元。
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信用债市场初启时,华夏基金的信用研究团队同期成立,是业内最早建立信用研究团队、同时也是业内最早建立评级系统的基金公司。
随着包括科创债ETF华夏在内的首批科创债ETF的上市,债券ETF势必迎来新一轮扩容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