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统计局七月十七日发布的数据如同一记警钟:二零二四年德国总和生育率跌至一点三五,不仅比二零二三年的一点三八下滑百分之二,更创下近十七年来的最低纪录。这个数字已无情跌破全球划定的一点四“超低生育率”门槛,人口结构警报骤然拉响。
纵向观察,德国生育率的下行轨迹令人忧心。二零二一年曾短暂回升至一点五八的高点,随后却调头向下,且降速加快。二零二二年大幅下滑百分之八,二零二三年续降百分之七。虽然二零二四年降幅收窄,但下降趋势未止,持续远离维持人口稳定的二点一世代更替水平。
深入数据内部,本土德国女性的生育意愿降至冰点。二零二四年其生育率仅为一点二三,刷新了自一九九六年以来的最低纪录。更值得关注的是,居住在德国的外国女性群体生育率也未能幸免,降至一点八四,较二零二三年下百分之二,延续了二零一七年以来的下行曲线。两大群体同步走低,折射出德国整体生育环境的严峻现实。
德国并非孤例,低生育阴云笼罩欧洲。相关数据显示,爱沙尼亚与奥地利生育率在二零二三年同样跌破了一点四的门槛,与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至少九个欧盟国家为伍。二零二三年欧盟内部生育率呈现巨大差异,保加利亚以一点一八居首,而马耳他(一点零六)和西班牙(一点一二)则深陷谷底。放眼全球,韩国去年零点七五的生育率更是触目惊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早在去年五月就发出严厉警告:急速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正给德国财政和公共财政体系带来难以承受之重,或将把欧元区最大经济体拖向滞胀泥潭——经济停滞与物价上升并存的困局。
德国生育率在“超低”区间继续探底,已不仅是人口统计表上的一个数字。它关乎劳动力储备的萎缩、养老金体系的承压,乃至经济活力的根基。当摇篮渐空,未来支撑德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基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松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