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亿!四川半年成绩单亮眼,这些行业在闷声发大财
创始人
2025-07-18 14:19:51

四川GDP又双叒叕涨了!上半年31918.2亿元,同比增长5.6%,工业增速更是飙到7.3%!看到这串数字,你是不是以为钱包要鼓了?房价要跌了?工作更好找了?先别激动!这5.6%到底是真金白银还是纸面富贵?是成都一家独大还是全川共同富裕?是工厂机器转得欢还是政府花钱撑场面?今天咱不看官方通稿,就掏心窝子聊聊:四川经济这列火车,到底跑得多稳?车上的乘客,又有多少人真正感受到了"提速"的风?

一、5.6%的增速,是"真功夫"还是"虚胖"?

先给结论:这5.6%,有水分,但不多;有亮点,但也藏着隐忧。

为啥这么说?看数据得拆细了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这个数字比GDP增速高了近2个百分点,说明工业确实在发力。但问题来了:哪些工业在发力?是德阳的重装、绵阳的电子,还是攀枝花的钢铁、宜宾的白酒?统计局没说,但咱可以猜——白酒肯定是主力军。毕竟四川人爱喝酒,全国人也爱喝四川酒,上半年五粮液、泸州老窖的股价都在涨,厂里的流水线估计没停过。但白酒这东西,喝多了伤肝,产业"喝"多了也伤经济啊!万一哪天大家突然不爱喝酒了,这7.3%的增速靠啥撑?

再看产品销售率94.7%,意思是生产100件产品,卖出去94件。听起来还行?但你去问问成都周边的服装厂老板,他们仓库里堆的存货能绕地球半圈;去问问眉山的泡菜厂,今年出口订单少了多少;再去问问自贡的彩灯厂,国外的展会还让不让去?94.7%的背后,可能是"内需硬撑,外需拉胯"——国内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买的酒和火锅底料,撑起了大部分销量,但真正能赚外汇的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产品,恐怕没那么乐观。

最关键的是,这3.19万亿GDP里,有多少是"铁公基"堆出来的?上半年四川修了多少路、架了多少桥、盖了多少保障房?这些确实能拉动GDP,但就像给庄稼施化肥,短期长得快,长期还得看土壤肥不肥。如果光靠政府花钱搞基建,老百姓的口袋没鼓起来,消费跟不上,这增速就是"无源之水",迟早会掉下来。

二、成都吃肉,周边喝汤?四川经济的"头部效应"有多可怕

四川人都知道一句话:"四川很大,成都很小;成都很大,四川很小。"这话放在GDP上,简直太形象了。上半年3.19万亿,成都能占多少?保守估计至少1.5万亿,差不多半个四川的经济都压在成都肩上。

成都确实牛:高新区的IT码农加班加到脱发,天府软件园的咖啡比上海还贵,就连宽窄巷子卖串串的阿姨,月收入都比五线城市白领高。但成都越牛,越反衬出周边地市的"尴尬"。绵阳喊了这么多年"四川第二城",GDP能到成都的零头不?德阳的重工业靠给成都修地铁、造飞机零件活着,自贡的恐龙博物馆一年门票钱不够成都春熙路一天的停车费。更别说甘孜、阿坝那些偏远地区,年轻人都跑成都打工了,留下的老人守着绿水青山,GDP能增长就怪了。

这种"一家独大"的模式,短期看是好事——集中资源把成都打造成西部龙头,吸引人才和投资。但长期看,隐患不小。就像一棵大树把阳光都遮住了,底下的小草怎么长?成都的房价已经2万+,年轻人在成都买不起房,难道回县城就能找到工作?前几天碰到一个达州老乡,在成都送外卖,月入8000,老家县城工厂招工,月薪3000没人去。这就是现实: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区域发展失衡,最后连成都自己都可能被"虹吸效应"反噬——房价高、交通堵、生活成本涨,年轻人待不起,企业也可能搬走。

三、工业7.3%的增速,为啥没让打工人笑出声?

按理说,工业增速这么猛,工厂应该缺人,工资应该涨,对吧?但现实是:成都的电子厂还在招临时工,时薪18块;绵阳的长虹车间,老员工月薪5000块,十年没涨过;就连宜宾的宁德时代工厂,普工工资也就4000多,还得倒班。

问题出在哪?三个字:"低端锁死"。四川的工业,说好听点是"门类齐全",说难听点就是"大而不强"。白酒、食品加工、钢铁、化工这些传统产业占比太高,这些行业要么利润薄,要么靠垄断,根本不可能给工人发高工资。而真正能赚钱的高端制造、芯片、生物医药,四川有几家拿得出手的企业?就算有,核心技术也掌握在外地人手里,四川最多赚个"组装费"。

就拿手机来说,四川有很多电子厂,天天给苹果、华为做配件,但你见过"四川牌"手机吗?没有。工人在流水线上贴标签、拧螺丝,干的是最累的活,拿的是最少的钱。老板赚了钱,要么投到房地产,要么移民国外,根本不会给工人涨工资。所以工业增速7.3%,跟打工人有啥关系?最多就是加班多了,能多拿点加班费——前提是老板愿意给。

更扎心的是,现在工厂都在搞自动化。德阳的机床厂,以前一条生产线要20个工人,现在机器人上岗,只要2个人。四川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10%,投的大多是机器,不是人。以后别说涨工资了,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

四、GDP涨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在哪?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3.19万亿GDP,5.6%的增速,跟咱普通老百姓有啥关系?

先看收入。上半年四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统计局没说,但全国平均是2.16万元,四川肯定低于这个数。成都白领月薪8000,扣掉房租3000、吃饭2000、通勤500,剩下的钱够买几瓶五粮液?达州农村的老乡,种一亩地赚500块,一年到头能攒下几个5.6%?GDP涨得像火箭,工资涨得像蜗牛,这就是很多人的真实感受。

再看消费。上半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比GDP增速还低。为啥?因为老百姓不敢花钱。房贷要还,孩子要养,父母要孝敬,万一失业了咋办?成都的商场里,周末人挤人,但仔细看,买奶茶的多,买衣服的少;逛超市的多,逛奢侈品店的少。大家都在"降级消费":以前喝30块的奶茶,现在喝10块的;以前买品牌衣服,现在穿拼多多9块9包邮的。GDP涨了,但消费信心没涨,这说明经济增长的"水分"可能比想象中多。

还有房价。成都的房价这几年涨了多少?2019年均价1.5万,现在2.5万,涨幅66%,比GDP增速高10倍!GDP增长的5.6%,可能还不够房价涨一个月的。年轻人想在成都安家,除非家里有矿,否则不吃不喝20年都买不起一套房。GDP再高,老百姓住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娃,又有什么意义?

五、四川经济的"隐忧"和"药方"

说了这么多问题,不是要唱衰四川,而是希望四川能发展得更好。毕竟,这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四川经济要想真正"稳中有进",得对症下药:

第一,别再让成都"吃独食"了。把资源多分给周边地市,比如支持绵阳搞科技创新,德阳搞高端制造,宜宾搞新能源,让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撒手锏"。这样年轻人不用都挤到成都,在老家也能找到好工作。

第二,别再靠白酒"撑场面"了。白酒确实能赚钱,但不能当饭吃。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比如芯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就算短期内看不到回报,也要咬牙坚持。不然永远只能给别人打工,赚点辛苦钱。

第三,给打工人涨点工资吧!企业别光想着赚钱,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比如给给员工涨工资的企业减税,或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四川现在最低工资1970元,全国倒数)。老百姓有钱了,才能敢消费,经济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控制房价!成都的房价已经涨到天上去了,再涨下去,年轻人都跑光了。政府要多建保障房,打击炒房团,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不然GDP再高,也是"空中楼阁"。

结尾:

四川GDP增长5.6%,是好事,说明经济没垮,还在往前走。但我们不能光看数字高兴,更要看到数字背后的问题:区域发展失衡、产业结构低端、老百姓获得感不足……这些问题不解决,再高的增速也只是"昙花一现"。

作为四川人,我们希望家乡越来越好,但这种"好",不能只体现在统计局的报告里,更要体现在每个人的工资条上、菜篮子里、笑容里。希望下次看到四川GDP增长的新闻时,我们能真正骄傲地说:"这5.6%,有我的一份功劳,也让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后问一句:上半年你工资涨了多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看看有多少人拖了四川GDP的后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秋节的英语作文(精简5篇) 中秋节的英语作文 篇一:The Celebration of Mid-Autumn Festival...
医生的英语作文(优秀6篇) 医生的英语作文 篇一My Dream Job: Being a DoctorAs a child, ...
英语寓言故事 英语寓言故事(通用12篇)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
看见700字学生作文【精彩3... 看见700字学生作文 篇一初次的见面我是一名初中生,新学期开始了,班级里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叫小明,是...
描写友谊的英语作文frien... 描写友谊的英语作文Friendship 篇一Friendship is a precious 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