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hi Kasei Homes(旭化成住宅公司)旗下的NEX Building Group,已经是新州最大住宅建商之一,如今正进一步扩张—— 进军澳洲土地开发市场,背靠日本本土的低利率资本优势。
这家总部位于东京、隶属于日本上市企业Asahi Kasei Corporation的建筑公司,计划初期每年开发约100块地皮,并在未来十年内将年开发规模扩大到 350至500块低密度和中密度住宅用地。
Expanding their reach: NEX Building Group chief executive Andrew Helmers (left), NEX director and chief strategy officer Koji Naganawa and NEX Property general manager Nadim Akari.
NEX战略与创新总监Koji Naganawa对《澳洲金融评论》表示:
首批地块锁定悉尼与Hunter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澳大利亚领先的住宅建造企业。要实现这个目标,土地开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前Frasers Property资深开发经理Nadim Akari领导的“NEX Property”子公司,虽然尚未正式拿地,但已接近完成 两块土地的收购谈判,分别位于 悉尼都市区和 新州Hunter地区,每块预计可开发约100个地块。
Akari表示,NEX能比竞争对手出更高价格买地, 关键优势在于“低利率日元资金”:
“我们的资本来源于日本,融资利率低,意味着我们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
评估公司HTW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在开发一个100地块的住宅项目中,融资成本通常占 总成本的2%左右。
从住宅建商到“全链路开发商”的转型
早在一年前,Naganawa就向《澳洲金融评论》透露了这项扩张计划。如今它正在加速落地。
相比1980年代日本资本席卷全球的“地标收购潮”,新一代日本房企投资风格 更加审慎、聚焦长期增长。
投资银行Jarden的房地产主管Mitchell Schauer表示: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日本的借贷成本低得多,使得日资企业更有能力进入澳洲等高增长市场。”
举例来说:
此时进场,正值澳洲多个州政府(如新州、维州)积极推动住房建设、利率环境也趋于宽松。
资深土地开发商Intrapac Property CEO Maxwell Shifman指出:
NEX内部回报指标更“宽松”“土地开发最大的问题就是‘延迟’。
如果融资成本高,一旦审批拖延就会大幅蚕食利润;
但如果融资成本低,即使遇到阻碍也能承压,更容易促成项目落地。”
Akari补充,NEX的优势不仅在于融资利率低,还在于 内部设定的“项目回报门槛”(hurdle rate)也相对更宽松。
结语:NEX正在“澳洲化”,也在悄悄引发新一轮竞赛“我们最近请一家知名评估机构对正在收购的大地块进行双重评估——一是根据市场常规融资条件,二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内部融资假设。
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我们能从同一块地中挖掘出‘更大的价值空间’。”
随着日本企业(不仅是NEX)悄然加码澳洲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在 土地开发这一关键赛道上,本地开发商正面临来自“低息资本”的结构性挑战。
而NEX的扩张路径,也代表着 从单一住宅建商向“全价值链开发商”转型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