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温冲 于建平 北京报道
在政策、资本与产业的多重推力下,低空经济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7月15日,小鹏汇天宣布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并称此轮融资将用于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至此,小鹏汇天融资金额已超7.5亿美元。
这一动态,恰是资本涌入低空经济领域的缩影。根据IT桔子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发生融资事件近100起,融资总额超75亿元。低空经济正驶入从技术研发加速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B2轮为股权融资,200万元的陆地航母明年量产
小鹏汇天是小鹏汽车旗下专注研发飞行汽车的生态企业,前身为汇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创始人是赵德力。2020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找到赵德力,共同投资、控股成立了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如今的小鹏汇天。
天眼查显示,2024年8月5日,小鹏汇天曾获得1.5亿美元B1轮融资,投资方为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小鹏汇天宣布启动B2轮融资。
7月15日,小鹏汇天官宣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意味着小鹏汇天B2轮融资额为1亿美元。不过,小鹏汇天并未披露B2轮融资的具体投资方与关联机构。
小鹏汇天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小鹏汇天B2轮融资为股权融资,投资方为产业方投资人、财务投资人。”
更早之前,2021年10月,小鹏汇天曾获得超5亿美元A轮融资,由IDG资本、五源资本及小鹏汽车领投,红杉中国、钟鼎资本、GGV纪源资本、高瓴创投以及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2022年6月,星航资本对小鹏汇天A轮融资进行追加投资,此次融资并未披露融资金额。
截至目前,根据已披露的金额,小鹏汇天累计融资超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85亿元)。
除融资外,小鹏汇天的银企授信和银团贷款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分别于2022年11月和2025年4月获得广东省四家银行60亿元的授信额度及五家银行联合提供的12.6亿元的银团贷款,用以支持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研发和生产制造。
获得资本支持的小鹏汇天,正全面提速旗下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量产进程。
《华夏时报》记者从小鹏汇天方面获悉,小鹏汇天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经封顶,正进行设备调试,并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陆地航母”也将在2026年量产交付。
资料显示,2024年10月,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正式动工,规划年产能1万台,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体部分。
资本涌动,上半年发生近100起融资
小鹏汇天的融资热潮,是低空经济受到资本青睐的缩影。
根据IT桔子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共发生99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75.01亿元,其中有29起的金额达到千万级别。融资轮次覆盖早期的天使轮、Pre-A轮、中后期的B轮、C轮以及战略投资等各个阶段。
例如,今年2月,混动倾转eVTOL企业追梦空天宣布完成Pre-A及Pre-A+轮亿元级人民币融资。此次融资由悦达汽车科创基金与耀途资本联合领投,晓池资本、同为资本等机构参与跟投。资金将支撑无人eVTOL DF600“惊鸿”的应用落地,加速载人eVTOL DF3000“游龙”的研制与适航。
仅今年5月份低空经济领域就有20起融资。其中,来自天使轮、A轮早期轮次融资共14起,占比70%。例如,5月7日,国内首家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货运无人机制造商蓝霄航空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由初心资本领投,联想之星、戈壁创投超额跟投。至此,蓝霄航空在半年内完成天使轮、天使+轮及天使++轮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近亿元。
事实上,除了直接的融资之外,低空经济领域还发生融资租赁服务。例如,今年4月17日,宁德时代战略投资数亿美元的eVTOL企业峰飞航空与浦银金租签署合作协议,后者将为峰飞航空提供100架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订单的全方位金融租赁服务,总金额超10亿元。12天之后的4月29日,峰飞航空与中信海直、中信金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就包含中信金租100架大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意向采购订单。
开源证券分析师殷晟路认为,低空经济已经迎来从宏观(国家层面产业规划)到中观(各地地方补贴)再到微观(基建主机招标、应用场景打造)的纵向落地。
宏观层面,7月4日,中国民航局正式发布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通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低空经济等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统筹。同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设立6个专项工作组,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
中观层面,黑龙江、广州市、常熟等地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如黑龙江省制定出台17条政策措施,将低空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并根据不同情况对运营企业按飞行作业时间给予补贴,以鼓励低空装备规模化应用。
微观层面,除小鹏汇天正加速飞行汽车产品量产以外,广汽、长安、吉利等旗下相关飞行汽车项目均在加速推进。如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于7月3日完成首飞。殷晟路预计,运营后,GOVY AirJet的出行价格约为出租车的2倍。
国元证券研报认为,随着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投入以及政策推进持续加码,低空企业将加速商业化进展。低空经济有望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力量。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