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财经新动向
一、后美元时代加速来临,推手并非人民币,为何美元陷入“有出路无退路”的境地?
美元自1944年取代英镑成为全球主导货币,至今已有79年历史。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协议,美元被确立为各国货币定值基准和储备货币,美国则承诺以固定汇率将美元兑换成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基于美元与黄金的金汇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等价流通,美国负责发行美元并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这一体系也造就了“美金”的称谓。
然而,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后,逐渐暴露出美国扩张全球霸权的意图。美国在朝鲜战争及其他海外军事行动中开支巨大,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和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联储也秘密超发美元。1945年时,美国掌握了全球75%的黄金储备,但到了1968年,这一比例骤降至25%。最终,1971年美国被迫宣布停止按官方价格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瓦解。
1974年,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与沙特王室达成协议,美国为沙特油田提供军事保护,沙特则以美元结算石油贸易,并拒绝接受其他货币。到1975年,欧佩克所有产油国均统一以美元计价石油出口,美元的锚从黄金转向石油,形成“石油—美元”体系。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元迎来最辉煌时期。美国发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战争,军费高企,必须借助美元全球货币地位大量超发货币,榨取全球财富。
2008年,美国因财政赤字严重,国债规模达9.4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例约65%。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震荡,财政部不得不以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以债养债”,标志着美元进入“后美元时代”。
到了2023年,美国国债飙升至31.4万亿美元,远超25.4万亿美元的GDP,美元陷入“后美元时代加速”阶段。美元超发导致国内高通胀,美联储连续9次加息,将利率从0-0.25%提升至4.75?%。美元加息导致长期与短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外国央行大规模抛售美债,美国银行也遭遇严重浮亏。同时,美国冻结俄罗斯等国资产,引发全球储户对美元信心崩塌,硅谷银行、签名银行接连倒闭。
美元信用崩溃、通胀攀升、债务高企、制造业空心化,让美国名义GDP虽仍居全球首位,但综合国力却急剧衰退。全球纷纷抛售美债,去美元化浪潮兴起,人民币因此受益。
由此可见,美元进入后期衰落阶段,实为美国自身政策失误所致,完全不是人民币推动的结果。美国自身危机叠加,令全球加速减持美元,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作为世界工厂,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持有人民币便能购买全球商品,因而广受包括巴西、俄罗斯、沙特、阿根廷、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印度等多国青睐。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不断攀升,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随着去美元化进程加速,美元全球货币地位岌岌可危。用“堡垒往往从内部开始瓦解”来形容美元现状再贴切不过。美元还有翻身机会,但美国却堵死了自己出路,陷入“有出路无退路”的困境。
“谎言重复千遍即成真理”,这句话对美国高官来说极具讽刺意味。美国的谎言全世界看得清清楚楚,但美国人自己却深信不疑。美国一方面宣扬自身制度优越,把美元问题归咎他国,傲慢自大与贪婪不肯改,另一方面不改革国内财政制度,却不断指责他国,妄图依靠美元货币地位永远薅全球羊毛。
客观而言,尽管美元地位危险,但如果美国能借鉴中国改革精神,节约开支、去官僚化,与全球尤其是中国合作而非对抗,美元信用尚有恢复可能,人民币也难以轻易取代美元。但美国被自身谎言蒙蔽,不愿改革,美元退出历史舞台几乎不可避免,真成了“有出路无退路”。
二、美元指数、道琼斯指数及纳斯达克指数趋势分析
美元指数长期趋势呈下跌,小趋势则为震荡走低。美国CPI仍高达5%,硅谷银行倒闭表明银行业危机严重。尽管美元仍在加息周期,美元指数不仅未出现明显反弹,还陷入101.85附近震荡,跌破100大关的风险加大,美元贬值压力明显。
美股三大指数——道琼斯、标普500及纳斯达克同步震荡上扬。短期趋势偏向震荡上涨,但长期下跌趋势未改。特斯拉和苹果股价同步走强,亚马逊则震荡下跌,整体三大龙头表现优于大盘,美股继续震荡上涨的机会较大。
三、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走势及北上资金动态
A股市场科创板、上证指数、创业板和深证指数均同步上涨,整体呈震荡上涨态势。北上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净流入,总计达72亿元人民币,其中单日流入37亿元。
新能源汽车龙头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缩量震荡下跌,处于低位震荡上升阶段;券商与银行板块表现稳健上涨,保险板块涨幅显著。保险板块的强劲上涨,预示大金融板块有望带动上证指数持续走强。
四、文曲塘股市操盘经验总结
优秀的投资者总是耐心等待,等待市场走势验证他们的判断。切记在市场未证实之前,不要过分自信于自己的预测。
一旦识别趋势,顺势而为,便能从中获利。切勿与市场作对,更不要为一时涨跌斤斤计较。
亲爱的朋友们,点赞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与鼓励,欢迎关注文曲塘,也可以访问我的首页,那里有丰富有趣的财经知识,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