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市场回顾:国内市场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反内卷”持续推进和地产重要会议预期发酵等因素,共同驱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股市、商品市场上涨,债券市场则受到压制。本周A股主要指数普涨,上证指数站上3500点,其中房地产、钢铁、非银金融领涨;银行指数于周四创历史新高后,周五出现调整。国内商品方面,“反内卷”相关板块多晶硅、焦煤、焦炭领涨;国际商品方面,本周美国宣布对进口铜加征50%的关税,引发美铜大涨,伦铜下跌。外汇方面,本周美元指数回升,非美货币则下跌。
市场展望:“平准基金”成A股稳定器,三主线望走牛。沪指年内首次站上3500点,大金融、“反内卷”和科技主题交替轮动上行,股市融资资金和陆股通资金成交占比明显回升,反映赚钱效应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暖。本轮“623”启动的行情与去年“924”行情不同的是,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从底部区域回到历史中位数上方,全A平均股价与3月份高点接近,因此指数进一步冲高还需成交量的配合,短期市场或存在盘整需求;与“924”行情的相同点在于,政策层对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与力度没有改变,“平准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推动下,即使行情“回踩”,其幅度或也有限,A股在“稳中有涨”中结构性机会颇多。
以下几个方面是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
1)海外方面,美国对贸易伙伴的征税函陆续发布,关税不确定性阶段性落地,权益市场对此表现较为平淡。7月7日,美国将“对等关税”暂缓期从7月9日推迟至8月1日,并自8月1日起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7月7日至12日,特朗普已分四批向25个贸易伙伴发出征税函,关税税率介于20%至50%。在关税函密集落地的同时,海外股市未出现显著下跌,其中越南、韩国、印尼等市场指数在本周领涨全球股指。中美关税谈判方面,本周我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市场对后续中美元首会晤的预期也进一步发酵。中期来看,关税政策仍是影响下半年全球资金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2)赚钱效应推升市场风险偏好,股市流动性维持充裕。本周A股成交额再度环比上行,分资金性质来看,A股融资资金已连续三周净买入,净买入规模达596亿元,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回到9%上方;北向资金方面,近期陆股通成交占A股成交金额比例回到6月以来高点;私募资金方面,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今年6月份超2000只私募基金净值创出历史新高,基金赚钱效应推动了私募发行市场回暖。
3)监管持续加强险资长周期考核,有利于发挥中长期资金“稳定器”作用。今年初,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各类资金的考核机制、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等方面作出了部署。7月1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将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本次文件出台意味着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机制全面落地,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险资增量资金入市,更好发挥险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塑造A股“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
4)多维度看本轮“623”行情与“924”行情的同与不同。估值角度,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从底部区域回到历史中位数上方;平均股价角度,当前万得全A平均股价指数为22.09,与3月份高点(22.84)接近,而“924”行情启动前全A平均股价指数(14.28)则接近24年全年低点。相同点在于,政策层对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与力度没有改变,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趋势没有改变,因此市场若出现回踩,其幅度或也有限。
行业配置上,关注三条主线:1)低利率环境下,稳定红利类资产仍将是中长期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向;2)受益于涨价相关资源品方向,如小金属、工业金属;3)新技术、新成长方向,如军工、海洋经济、AI算力、固态电池等。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变化超预期,海外流动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市场回顾
资金面与流动性
A股估值与风险溢价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分析师:李立峰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0090003
分析师:张海燕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1040002
证券研究报告:《“平准基金”成 A 股稳定器,三主线望走牛》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3日
(转自:策略李立峰与行业配置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