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造”引爆全球购物潮:从免签政策到退税红利,外国游客为何疯狂“扫货中国”?
创始人
2025-07-12 09:56:21

引言:一场跨越国界的消费狂欢

2025年的夏天,成都荷花池市场人头攒动。来自泰国的游客阿琳提着装满蜀绣和川剧脸谱的购物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向店主比划:“便宜!退税!还要买!”不远处,哈萨克斯坦游客艾米娜正试穿一件红色汉服,兴奋地对着手机直播:“看!我在中国买到了真正的‘东方美学’!”

这样的场景,正在中国各大城市轮番上演。从北京的王府井到上海的南京路,从广州的十三行到成都的荷花池,外国游客的购物车里塞满了“中国造”——从传统手工艺品到智能家电,从国潮服饰到地方特产。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入境外国游客达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其中,仅成都航空口岸入境外国人就达79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8.5%。而“扫货中国”的背后,是一场由政策红利、文化自信与消费升级共同驱动的全球购物革命。

一、政策红利:免签+退税,打开“中国购物”的黄金窗口

1.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入境门槛大幅降低

自2024年起,中国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并将停留时间延长至10天。2025年6月,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四国被纳入免签名单,至此,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已扩展至47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端午节假期,适用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达23.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9.4%。

“免签政策让旅行决策变得更简单。”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李先生说,“以前需要提前一个月办签证,现在买张机票就能来,还能顺道去西安看兵马俑、去成都看大熊猫。”

2. 离境退税升级,购物成本直降11%

如果说免签政策是“敲门砖”,那么离境退税则是“催化剂”。2025年4月,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推出三大核心举措:

  • 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客单价较低的特产店、纪念品店均可纳入退税范围;
  • 退税商店数量激增:全国离境退税商店从2024年底的3700家增至2025年5月的5196家,覆盖大型商圈、步行街、文博场所等;
  • “即买即退”全国推广:游客在购物现场即可领取退税款,无需等待离境时办理。

以北京为例,2025年一季度,离境退税商店开具申请单份数同比增长128%,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翻一番;上海退税商品销售额达7.6亿元,同比增长85%;四川办理退税的境外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04.78%,退税额同比增长211.64%。

“退税政策让购物更划算。”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凯伦在广州白云机场办理退税时算了一笔账,“我买了手机和厨房电器,总价1万元人民币,退税11%,实际到手约900元,相当于打了九折!”

二、文化自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全球消费者为文化买单

1. 国货潮品崛起,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在荷花池市场,蜀绣、竹编、川剧脸谱等非遗产品成为外国游客的“必购清单”。商家王女士介绍:“以前游客只买便宜的小商品,现在他们更愿意为文化价值付费。比如这款蜀绣熊猫摆件,售价300元,退税率11%,实际支付267元,但很多游客觉得‘值得收藏’。”

国潮品牌的国际化同样令人瞩目。2025年一季度,杭州离境退税商店中,国货品牌销售额占比达65%,较2024年提升20个百分点。李宁、波司登等品牌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其“中国风”设计成为年轻游客的“社交货币”。

2. 科技赋能消费,中国智造征服全球

除了传统文化,中国科技产品也成为外国游客的“扫货重点”。在广州白云机场,无人机、智能扫地机器人、5G手机等商品占据退税柜台的“C位”。一位韩国代购表示:“在韩国,一台中国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售价约80万韩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但在中国只需2000元,加上退税,能省近15%。”

更有趣的是,部分游客专程来华采购“旅游装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金伟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装备制造的重要中心,从滑雪板到潜水镜,从露营帐篷到旅行背包,全球游客都在用‘中国造’探索世界。”

三、消费升级:从“观光客”到“购物狂”,外国游客的深度体验

1. 购物场景下沉,传统市场成“新网红”

过去,外国游客的购物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高端商场或免税店,但如今,他们开始探索中国的“宝藏市场”。成都荷花池市场、广州十三行服装市场、杭州四季青批发市场等传统商圈,因商品丰富、价格亲民、文化氛围浓厚,成为外国游客的“打卡圣地”。

“这里能买到最地道的‘中国造’。”来自新加坡的游客陈小姐说,“在商场里,商品都是标准化的,但在市场里,我能和店主砍价、试穿、听故事,这种体验比购物本身更有价值。”

2. 供应链优势凸显,中国成为“全球购物中转站”

部分游客的购物行为已超越个人消费,演变为“跨国贸易”。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来自美国的代购团队批量采购小商品,通过跨境电商销往北美;在深圳华强北,中东游客大量采购电子配件,运回迪拜组装销售。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中国供应链的强大竞争力。以服装为例,一件T恤在中国的生产成本约为5美元,而在美国本土生产需15美元。即使加上国际运费和关税,中国商品仍具有价格优势。更关键的是,中国能实现“小批量、多品种、快周转”的柔性生产,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四、全球视角:一场“用脚投票”的消费革命

1. 美国关税政策的“意外后果”

2025年4月,美国政府对华商品加征关税,本意是制衡中国,却意外催生了一场消费者的“大迁徙”。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商品价格飞涨,美国民众被迫寻找替代方案——直接赴华购物。

“一张往返中美机票约800美元,但在中国,酒店每晚只需30美元,一件夹克在美国卖200美元,在中国只需100美元,加上退税,实际支付80美元。”一位美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美国游客在华购物退税金额达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0%。这场“关税逆袭”,让中国成为全球消费者的“购物天堂”。

2. 文化输出与经济共赢

外国游客的“扫货潮”,不仅带动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更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当泰国游客穿着汉服在曼谷街头漫步,当法国博主用中国茶具拍摄短视频,当巴西孩子抱着熊猫玩偶入睡,“中国造”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全球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指出:“离境退税政策不仅给境外旅客带来实惠,也是本国商品、本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渠道。通过购物,外国游客能更直观地感受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文化魅力,这种‘体验式传播’比任何广告都更有效。”

结语:从“中国制造”到“全球热爱”,一场未完待续的消费革命

2025年的中国,正站在全球消费革命的潮头。免签政策降低了入境门槛,离境退税释放了消费潜力,国货潮品彰显了文化自信,供应链优势奠定了竞争基础。从成都荷花池到纽约第五大道,从传统手工艺到智能科技,“中国造”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优质的产品、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征服全球消费者的心。

这场革命的终点,不仅是更多的购物袋和退税单,更是一个更开放、更自信、更包容的中国,正以消费为纽带,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是书包初一作文【优秀5篇】 我是书包初一作文 篇一我是一只书包,初一的时候被我的主人选中,成为他的忠实伴侣。我有一个时尚的外观,...
初一除夕作文(优选6篇) 初一除夕作文 篇一初一除夕,我们全家都在为即将来临的新年做着准备。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去市场买菜,准备...
初一开学两周作文【通用6篇】 初一开学两周作文 篇一:适应新环境的挑战与成长初中生涯的第一步,初一开学两周已经过去了。对于我来说,...
我最熟悉的人初中作文【经典6... 我最熟悉的人初中作文 篇一我最熟悉的人是我的父亲。他是一个真实而可靠的人,我从小到大都能感受到他对我...
我真想哭作文400字(经典5... 篇一:我真想哭我真想哭作文400字 篇一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苦痛,有时候我真的忍不住想要大声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