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纵慧芯光”)完成数亿元融资,本轮由东阳光领投,老股东永鑫方舟、耀途资本跟投。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用于企业FAB产线建设、新产品研发及全球光通信市场开拓等,夯进一步巩固纵慧芯光在全球光芯片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海峰大数据平台综合十个核心维度的的评估结果,纵慧芯光本轮融资的综合热度评分为70.5分,反映出资本市场的热切关注。截至2025年7月,纵慧芯光自成立至今已完成9轮融资,累计公开融资金额超11亿元。
为什么这家激光芯片公司能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他有哪些资本青睐的优势?
纵慧芯光成立于2015年,拥有一支国际化、高水准的研发与技术团队,团队成员来自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耶鲁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院校,具备丰富的芯片设计、外延生长、晶圆制造与封装工艺经验。其核心创始人陈晓迟博士(联合创始人兼亚太区CEO)在创立纵慧芯光之前,已在硅谷顶尖光电公司积累了VCSEL芯片研发与量产经验。
不仅如此,纵慧芯光还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在上海、深圳、中国台湾、韩国、美国圣何塞及新加坡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研发网络遍布全球。受益于优秀的科研人才和研发实力,截至2025年,纵慧芯光累计申请专利超214项,覆盖芯片设计、封装、外延工艺等产业链条。这些专利让纵慧芯光在消费电子(手机3D感知)、汽车电子(激光雷达)等赛道上成为了“领跑者”,达成了多个成就——全球首个车规认证VCSEL芯片,首个固态激光雷达2D可寻址VCSEL量产,产品累计出货超4亿颗,市场份额居全球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纵慧芯光的技术专利“瞄准”了行业目前存在的痛点,具有很强的行业创新性。例如,纵慧芯光在2024年申请的外延结构制备专利(CN119753827A),通过优化反应源通入机制,减少界面缺陷,器件可靠性大大提升;纵慧芯光在2025年推出的激光模组封装专利(CN119944424A),创新注塑封装设计降低了组装难度与生产成本。
众所周知,研发是非常“烧钱”的,去年纵慧芯光亏损5830万元,今年第一季度亏损1532万元,尽管纵慧芯光最近几个报告期一直亏损,但纵慧芯光深厚的科研创新技术“功底”还是吸引到了前来寻求合作的企业。
6月17日晚间,全球最大化成箔供应商东阳光发布公告称,拟以9000万元自有资金增资认购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慧芯光)新增注册资本79.52万元,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为2.575%。
东阳光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与本轮其他投资方均按照投前估值32.85亿元以认购纵慧芯光新增注册资本的方式对其进行股权投资。本次交易定价基于对纵慧芯光的尽职调查,综合考虑其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自身技术优势、行业地位、产品线和市场布局情况及客户资源优势等多种因素确定,交易定价合理反映行业特性及纵慧芯光未来发展的预期,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事实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速、高效、低能耗的数据传输需求日益增长,数据中心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数据中心应用场景所需的光芯片和液冷技术将会进行深度融合,推动数据中心产业链的整合与创新。东阳光曾在财报中直言,在数据中心的快速建设、储能行业的迅猛发展等新兴领域的带动下,电子元器件行业需求持续回暖。
而纵慧芯光长期专注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芯片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具备较强的技术迭代与产业链整合能力。东阳光增资参股纵慧芯光,将弥补其在光芯片技术的短板,旨在利用液冷技术和光芯片在技术和业务上的强互补性,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公司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领域的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截至2025年7月,纵慧芯光自成立至今已完成9轮融资,累计公开融资金额超11亿元,其中不乏小米产投、大疆、比亚迪、禾赛科技等知名企业的身影。
据公开消息,本次融资之后,纵慧芯光的最新估值为34.95亿。此前在2020年12月31日,纵慧芯光的估值为16.91亿,过去5年左右,纵慧芯光的估值增长约82.6%。
总体来看,纵慧芯光凭借卓越的科研能力抓住了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与光通信技术升级迭代下的市场发展机遇,其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芯片和模组、光通信激光芯片、射频外延片等方面的“硬实力”也是其吸引资本的真正原因。期待后续的市场佳音。
来自“ofweek”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5年9月23-25日举办的第三届深圳eVTOL展和激光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大会(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