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Bay Area Ideas
编译 | 华尔街大事件
在过去的 20 年里,大型科技公司似乎将市场划分成不同的利基市场,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竞争。竞争存在于科技市场的不同领域,但大公司并没有超越自己的利基市场。谷歌在信息流和搜索领域独大。微软凭借其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主导着企业市场。苹果则靠着封闭的高端生态系统,手里握着最受欢迎的电子产品,借此触达了 10 亿级的用户群体。这三大科技巨头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互不冲突,这种平衡一度看起来会永远持续下去。
但2022年底人工智能的出现,显然打破了这种平衡,迫使沉睡的巨头们积极行动起来。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是一项新技术,更是一场颠覆企业发展旧有商业模式的事件,迫使企业重新构建发展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当企业开始制定新的计划时,平衡就不再可能。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张,而这种扩张必然会导致企业利益交叉,并引发直接冲突。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了。
不久前,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与 OpenAI 谈判,计划在其 Safari 浏览器中引入 OpenAI 的人工智能技术。此举对谷歌构成了直接威胁,因为 Safari 默认使用谷歌的搜索引擎,而谷歌每年为此支付 200 亿美元。
这个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毕竟,仔细想想,它揭示了企业之间巨大的战略矛盾,从长远来看,这些矛盾对企业的未来至关重要。
谷歌以信息流领域的霸主地位进入了这个新时代。它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似乎不可动摇。谷歌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且这家公司看起来规模庞大,自给自足。但如果苹果放弃谷歌搜索引擎,转而与OpenAI合作,谷歌将面临损失的风险。
微软作为老牌巨头,虽然没有自己的AI,但成功与OpenAI在AI领域达成合作,这为微软在产品中转化和落地AI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微软提供了扩张的机会。
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苹果不再是创意领域的领导者,但他留下的遗产让该公司继续主导智能手机市场,并掌控着使用其产品的数十亿用户群。苹果在人工智能革命中沉睡,发现自己扮演着一个追赶者的角色。而这种滞后正是冲突的根源,因为苹果希望在其产品中实现其尚未具备的人工智能。
OpenAI 是一家小公司,但它拥有科技巨头们需要的 AI 产品,就像空气一样。正因如此,这家小公司在市场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苹果希望 iPhone 拥有 AI 功能。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愿望。因此,苹果开始寻找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合作伙伴。苹果提出了这项功能的要求,并因此产生了主要需求。这种需求打破了平衡,因为其他公司不得不响应这样的要求,而微软和 OpenAI 也做出了回应,因为苹果拥有数十亿的用户群,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资产。
OpenAI 作为一家小公司,无法独自为苹果构建庞大的基础设施来取代谷歌搜索引擎,因为它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数百甚至数千亿美元的数据中心。但作为巨头的微软却可以。因此,在这次对谷歌地位的攻击中,OpenAI 显然是与微软站在同一阵线。
对于微软来说,这是一项非常有利可图的举措,因为如果Safari能够与OpenAI AI合作,这将为OpenAI-微软联盟带来一个巨大的新市场。而对于谷歌来说,这恰恰相反,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并且会是对其地盘的收购。
在这场人工智能竞赛中落后的苹果扭转了局面,将自己的弱点转化为优势。苹果让谷歌和微软互相竞争,争夺进入其生态系统的权限。而这一举动,让苹果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如今,标准普尔500指数重回高位,美国股市已从春季的跌势中复苏,但谷歌和苹果的股价表现落后于大盘,目前股价较其最高价下跌约15%。相反,微软的股价却一路飙升,这表明投资者已将微软的胜利部分计入股价走势中。
但一切并非如此明确,市场的评估也可能是错误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还没有达成全面的协议,一切都取决于苹果。苹果是关键环节!
苹果宣布与 OpenAI 合作,实际上是在作弊。这项协议并不能称之为微软和 OpenAI 的最终胜利。它很可能只是敷衍了事,苹果给自己留了一些回旋余地。
关键在于,ChatGPT 不会成为 iOS 系统默认的人工智能助手,只是作为一个可选插件整合进去。大多数任务还是会用苹果自己的本地模型,只有当任务太复杂时,Siri 才会礼貌地问用户:“要不要我把这个请求转给 ChatGPT?” 这可不是完全的整合。
这样一来,苹果在自己的设备上实现了人工智能功能,又没把其他玩家拒之门外 —— 对苹果来说,这种做法再合理不过了。
苹果没理由把自己的市场拱手让给微软和 OpenAI,让自己陷入被动。对苹果来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汇聚各种人工智能的平台更有利,这样它就能掌控全局。
据苹果高管Craig Federighi称,苹果首先会集成 ChatGPT,因为目前他们认为 ChatGPT 是市面上最好、最受欢迎的模型之一,能够立即为用户带来最大收益。此外,他们的 Apple Intelligence 架构设计灵活,未来将支持不同开发者的不同模型。他直接提到,他们“期待未来有机会集成其他模型,例如 Google Gemini”。
因此,现在谈论微软的胜利还为时过早。
同样重要的是,如果你读过各种专家的文章,就会发现他们批评苹果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落后,而且没有自己的人工智能。苹果的管理层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引入第三方人工智能不可能是苹果的主要目标。
目前,苹果想要拥有自己的AI是完全可以预料的。未来苹果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到那时,iOS市场将属于苹果,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基于这一立场,苹果和 OpenAI 的合作可能对微软构成威胁。毕竟,OpenAI 并非微软的所有者,它们只是合作伙伴。苹果可以争取与 OpenAI 建立与微软同等程度的全面合作关系。理论上,OpenAI 可以拥有两个完全平等的合作伙伴。但如果双方捆绑在一起,苹果就可能成为微软在 OpenAI 影响力争夺战中的竞争对手。届时,OpenAI 将取代苹果成为两大巨头之间的仲裁者。苹果未来也可以收购 OpenAI 或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同样重要的是,遭受攻击的谷歌现在明白了,边界已经不复存在。如果敌人敢于跨越边界占领我们的领土,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占领他们的领土呢?
人工智能为快速开发新软件提供了巨大的机会。那么,是什么阻止了谷歌进军微软的软件领域呢?开发一个内置 Gemini AI 的 Windows 或 Excel 模拟系统是可能的。何乐而不为呢?
科技行业要达到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方还有许多争斗、合作、可能的背叛、市场重新分配,以及最重要的发展等待着我们。现在判断胜负还为时过早。
但最重要的是!专业经理人可以想出很多方案、举措和策略。但关键因素仍然是技术本身和消费者的选择。在所有的争论之后,消费者将拥有最终决定权,根据其质量选择一种或另一种人工智能模型。
这是一场争夺旧市场的斗争,是对现有市场的重新分配。更重要的是,赢家将是那些能够创造出全新产品(这种产品目前尚不存在)并开辟新销售市场的人。
转自:美股研究社
下一篇:微软确认!拟裁员约9000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