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是特朗普“对等关税”大限,但到目前为止,美国与多国贸易谈判都陷入了僵局,不仅拒绝妥协,还要求美国让步。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美方使“盘外招”逼相关国家就范。以防万一,中国再次给各国打一剂预防针。
日前,商务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公开表态,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换取所谓关税豁免,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反制。
特朗普6月27日说“我们随心所欲,可延长,也可缩短”
这不是中方第一次发出类似警告了。早在4月份,就有消息人士透露,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中,美方要求对方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比如减少进口中国材料和零部件,对中国产品加税等,换取美方的关税豁免。
当时中方就直言,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一语惊醒各国,事后也确实没有听到有哪个国家这么做。但随着7月9日“对等关税”大限将近,不排除有人慑于美方压力,同意这种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还唱起了双簧。美财长贝森特说关税谈判可能延期至9月,比之前的7月9日更长,但特朗普却说期限随时会缩短,直接一纸通告发给这些国家,“恭喜了,你们将支付25%的关税。”
两人的言论自相矛盾,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利用时间所剩无几制造紧迫感,让各国在焦虑中被迫让步。而中方提前打预防针,就是警告那些正在和美国谈判的国家,莫要被牵着鼻子走。
加拿大封禁海康威视
当然,中方这么做也并非空穴来风。
6月初,欧盟投票通过一项法规,未来5年禁止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还有越南,据悉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表示,要求越南工厂减少使用来自中国的材料和零部件,并要求越南严格管控其生产和供应链;另外加拿大也在6月底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业务。
面对美方及这些国家的一步步试探,中方果断亮明态度,敢拿中国利益邀宠,绝不放过。而且种种迹象显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可能面临烂尾。
自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后,多国与美国展开关税谈判,但截至6月28日,在美方列出的32个谈判对象中,仅与英国达成一份正式协议,而且这份协议更像是框架,具体条款和细节都没有。
美英演了一出好戏
大概率这是美英联手演的一出好戏,特朗普需要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前以为日本可以,没想到五轮谈判下来,唯一的共识还是“没有共识”。
欧盟也是,虽然态度很不错,也愿意和美国谈判,但早已准备好一揽子反制措施,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直言,理想的协议就是“0对0”。连之前最有希望让步的印度,也前景不明,美方希望削减关税,但印度只愿意放宽壁垒。
绕来绕去,就数英国最容易解决。2024年英国对美进出口相差不算大,而且特朗普主要加税的领域是汽车,但美国是英国汽车重要出口国,所以按道理是不该对英国加税的。再加上美英是“铁盟”,此时英国不以身作则更待何时?所以就有了美英协议,但各国都门清,英国案例不具有参考性,该怎么谈还怎么谈。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豁免期限将尽,各国却依然持观望态度,特朗普又将作何打算?据我推测,美国很可能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打压策略。
特朗普说加拿大“太愚蠢”
其一,对日韩印等印太战略关键伙伴,在汽车关税等问题上寸步不让,但在谈判期限上可能会继续延长;其二,杀鸡儆猴,最近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如果连美国“最亲近的国家”都搞不定,还怎么和中国、欧盟谈?至于其他零零星星的小国家,美方可能为了节约精力,或是占个好名声,少占些便宜。
总之,随着7月9日最后期限步步逼近,各国都开动脑筋。中方发出警示警告,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更是为了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捍卫世界公平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