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集体押注的 AI,现在可能还有点鸡肋
创始人
2025-07-03 11:24:28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继AI电商后,AI也开始卷向本地生活服务行业。

6月26日,美团正式发布首个服务零售商家端的AI数字员工,并将为每家门店配备专业的AI经营助手。同时,美团核心本地生活业务CEO王莆中透露:美团每年在AI上的投入超过百亿元。

无独有偶,6月24日,饿了么宣布推出国内首个基于大模型打造的骑手端智能体、饿了么AI助手“小饿”,为数百万蓝骑士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抖音生活服务也没闲着,上线了一款名为“探饭”的AI产品,利用AI技术给用户推荐本地生活的美食餐厅。

很明显,本地生活巨头们正集体扑向AI,将技术植入到从商家运营、骑手调度到用户推荐的每一个环节。

用AI充斥本地生活全链条

这场AI竞赛覆盖了商家、骑手与用户全链条。

在商家端,AI主要扮演着降本增效的数字员工角色,帮助商家进行日常运营。

美团发布首个服务零售商家端的AI数字员工,提供经营诊断、增长机会识别、运营支持、排班智能调度以及客服接待等多个服务;最近还在内测袋鼠参谋,依托于覆盖全国400万门店的海量信息和超过10年的餐饮线上运营经验,为商家提供行业洞察和实用的经营建议。主要覆盖赛道选择、开店选址、菜品研发、门店运营”4类场景的智能经营。

饿了么推出“商家入驻AI助手”,从前期入驻,到门店装修,再到后期运营,AI助手能够帮助商家智能选品、智能美图,并对门店经营情况进行诊断。

抖音生活服务的抖音来客、快手本地生活的可灵都是为商家提供相关的AIGC智能营销和创作服务,能够智能剪辑、智能图文创作等,快手本地生活还上线了女娲数字人,能够全天候直播,并与观众进行互动。

此外,快手本地生活2025年规划上线“AI智能上品”“AI智能选品”工具,智能判断何时、何地、上什么。

在骑手端,AI则致力于保障配送安全。饿了么推出AI“小饿”,能直接完成接单、确认到店、查询活动等操作,还能推送、天气预警、路线封路等内容提示,助力骑手提高操作效率、降低配送风险。除此之外,“小饿”还能基于骑手的历史数据与周边订单热力图,实现“热力图预警”功能,提供“哪里订单多”、“当前收入预估”等智能分析。

同时,北斗联手雅迪打造的全国首辆搭载“AI大脑”的外卖配送车亮相,该车加装了北斗双频芯片,实现了人车绑定智能管理。它具备身份识别、自动降速、优化路线、全程可溯等功能,旨在解决外卖员“进小区难”问题。

在用户端,智能客服应该是比较常见的AI技术应用,能够快速响应用户咨询,解答常见问题,提高平台的服务效率。

除此以外,平台还在探索更多种草功能,让AI化身决策助手。

美团“问小袋”可以为用户进行餐饮推荐、提供送礼建议等服务;在神抢手频道,部分被标注“AI智选”标签的菜品会附上AI生成的简短评价;美团在大众点评内测的“点仔”则集成了找店帮手、菜品搭配建议甚至AI帮写笔记等功能。

抖音推出了基于豆包大模型的“探饭”,它能结合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推荐附近餐厅,还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对比,确定餐厅后,用户能一键跳转至高德地图进行导航,实现从“找店”到“到店”的无缝衔接。

值得一提的是,饿了么还上线了“全息盾”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在平台的合规性治理上。具体来看,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扫描全网店铺,用图像识别技术把那些“幽灵餐厅”都给揪出来,问题商户处理速度从半天直接缩短到1分钟,效率迅速提升。

不难看出,AI技术正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中得到落实。

但是,这些名称多样、功能丰富的AI们,真的有用吗?

现在还是有点鸡肋

不可否认,这些AI的投入与应用,在特定环节确实展现出提升效率的潜力。例如,智能客服在标准化问题的快速响应上,能有效分担人工压力;骑手端的路线优化和基础信息推送,理论上能提升配送效率。

但落地到更核心的用户体验、商家经营效率和骑手工作流优化等关键环节时,“鸡肋”却成了众多用户的反馈。

首先,AI的理解力欠缺。在商家端,一位独立咖啡店店主表示,虽然AI能快速生成文案,但AI对本地化、个性化、情感化、非结构化信息的理解深度不够,难以捕捉细微的“人情味”和场景化需求,导致广告文案难以打动人,实际吸引到的顾客寥寥无几。

在用户端,有消费者指出,AI推荐热衷于堆砌华丽的形容词,对产品一再美化,缺乏真实洞察,甚至有时会出现不实信息。

其次,AI的专业性不足。某连锁品牌运营坦言,多数本地生活平台的AI功能使用起来并效果一般。以美化图片为例,生成的菜品图文常与需求错位,他们更倾向于自主选用更专业的AI工具来美化图片。

而且,平台的AI工具在垂直领域的专业性、灵活性和输出质量上难以匹敌这些专业工具,却又因其强制性,破坏了商家原有的工作流,令操作界面变得臃肿杂乱,增加了误触风险。

更深层忧虑来自流量规则的模糊性。多位商家提出,不论是消费者主动的AI搜索推荐,还是被动的“AI智选”标识,都缺乏透明标准。“什么样的产品、商家能够被放在前列?这会不会演变成需额外付费的新流量池?”

最后,AI的交互设计未能契合配送场景的“效率至上”原则。一位众包骑手举例,“比如,有些时候会遇到商家卡餐的情况,一旦离开门店,AI助手就会不停播报未取餐,但发出什么响动,AI又会判定取餐成功,非常麻烦”他透露,身边骑手使用AI助手的不多,甚至有人研究如何关闭它。

总的来看,用户端对AI带来的价值感知并不清晰。商家未能明显看到营收增长或成本大幅下降,骑手未觉得配送更安全、订单获取更轻松,消费者也未获得颠覆性的体验提升。因此,“鸡肋”的评价,实质是当前AI能力与各方对“智能”的期待、对解决核心痛点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落差。

最后

本地生活领域的AI应用,无疑是当前行业发展中的一大趋势。

从美团、饿了么、抖音、快手的动作来看,大家也都希望讲好AI这个新故事,但要让这个故事真正动听,关键在于破解当前的“鸡肋”困境,让AI从“有”到“有用”,最终到“好用”和“爱用”。

就如马云所说,未来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应该是让AI解放人类,更懂人类,服务好人类。在本地生活这场AI竞赛中,谁能率先跨越“鸡肋”阶段,让技术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谁才能真正讲好这个关于效率、体验与信任的AI新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一场由黄金引发的婚恋危机“以前结婚是买房难,现在连买金镯子都成了奢望!” 2023年开年,国际金价突...
(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滁州:雨... 7月3日,安徽滁州市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汽车配件雨刮器。2024年,该公司生产的雨刮...
华夏北交所创新精选近三年收益全...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在波动中展现出不少投资机遇,结构性行情中,部分优秀基金经理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
A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深... 格隆汇7月3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深成指、创业板指均涨超1%;截至收盘,沪指涨0.18%报3...
立讯精密筹谋港股上市,全球化布... 近期,A股市场的一众领军企业纷纷踏上了赴港IPO的征程,这一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 7月2日,被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