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企业2024年业绩报告日前相继出炉,整体表现欠佳,亏损态势凸显。不过,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企业间合作持续升温,众多氢能产业链企业积极开展“氢氢”联合行动,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研发、资源调配等方面的优势,且合作领域广泛,从产品创新开发、基础设施闭环建设,到制氢设备规模化生产均有涉及。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当前氢能行业仍深陷普遍亏损的困境,但企业间通过资源整合与生态协同,探索优势互补发展模式,有望突破技术壁垒、降低边际成本,为推动氢能产业从示范应用阶段迈向规模化商业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深陷亏损“泥潭”
“双碳”目标驱动下,绿氢作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备受业内关注。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企业层面,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约10个绿氢项目投产,中国能建、大唐能源等央企陆续推进项目招标进度。在央企“群雄逐鹿”的同时,氢能领域民企也在积极抢滩市场。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氢能相关企业超3800家。
然而,尽管氢能产业热度持续攀升,但其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普遍面临亏损困境。从2024年财报来看,多家氢企业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亿华通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下降54.21%,净利润亏损4.53亿元,同比下滑86.35%;国富氢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下降12.22%,归属母公司净亏损2.1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86.86%;国鸿氢能2024年总收入约为4.42亿元,同比减少约36.85%,净亏损4.07亿元,亏损额扩大0.67%;重塑能源2024年总收入约为6.49亿元,同比减少约27.5%,净亏损7.37亿元,亏损额扩大39.25%。
对于业绩不佳的原因,亿华通表示,燃料电池行业尚处于商业化的初期阶段,市场的产销规模总体偏小。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普遍呈现资金周转压力,影响了产业链订单项目的推进。
国富氢能则表示,中国氢能行业仍然处于早期商业化阶段,其特点是基础设施不断变化及市场充满竞争。由于客户需求不足令售价下降、液氢设备并无录得收入及缺乏规模经济,故本集团2024财年的毛利亦较2023财年有所减少。
掀起“强强联合”热潮
整体来看,氢能企业亏损有多重原因。一方面,目前,氢能的生产、储存、运输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均存在技术难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单站建设成本高,若不含土地费用,加氢站建设成本通常为1500万—2000万元,但受限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进度,实际利用率偏低,整体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状态。
面对行业发展困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成为重要破局方向,行业内合作氛围日益浓厚,正掀起“抱团取暖”潮。今年3月7日,美锦能源与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聚焦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多产融合、多能融合的发展愿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技术协同与产品开发、终端市场共拓、基础设施闭环构建、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进氢能交通项目规模化落地,助力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3月5日,明阳氢能与重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明阳氢能将发挥制氢装备的产能优势,结合重塑能源在氢能科技领域的技术优势,加速制氢设备大型化、规模化生产,为工业企业能源转型提供支持。
一位氢能行业分析人士向《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氢能企业“强强联合”模式正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联合制定技术标准、强化产业链协作及整合市场资源,将逐步探索出一条可推广的协同路径。随着未来更多企业加入合作阵营,将进一步助推中国氢能产业加速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利益共享机制,才能真正发挥“1+1>2”的效应。
拓展多元化融资路径
近年来,我国促进氢能发展政策频出,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有序推进全国氢能信息平台建设,稳妥有序探索开展管道输氢项目试点应用,推动各地建立完善氢能管理机制。
在政策大力支持与企业合作探索的背景下,氢能企业正通过“内外兼修”的战略调整应对挑战。
在上述分析人士看来,在盈利压力的严峻考验下,氢能企业想要顺利度过起步期的艰难阶段,需要主动拓展多元化融资路径,积极对接契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投资方。“尤其是借助氢能产业基金等专业投资力量,为企业发展注入充足资金。同时,更要精准锚定目标市场与客户群体,聚焦交通运输、储能等细分应用领域,主动与汽车制造、电力能源等下游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拓展海外市场也成为氢能企业拓展新增长点的重要选择。国富氢能提到,公司正积极扩展其海外合作及业务布局,旨在推动通过技术及产品提升以及与其海外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促进绿氢项目于下一年度在相关地区实施及应用。
重塑能源也表示,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东南亚国家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地区,加强前端销售网络,建立全球品牌知名度,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扩大客户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