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吃粥充饥故事
创始人
2025-08-18 19:19:54

范仲淹吃粥充饥故事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丧父,母亲由于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别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仲淹吃粥充饥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范仲淹吃粥充饥故事

  另作:断齑画粥 ( duàn jī huà zhōu )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分开捣碎的腌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形容生活清苦,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成语。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

  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

  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

  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经典中国成语故事 经典中国成语故事精选  ●.半途而废  战国时期,黄河岸边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个十分贤惠懂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50字  中国的对联文化非常有意思,对联故事更是生动有趣。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非常有...
心灵鸡汤励志小故事 心灵鸡汤励志小故事200字(通用19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故事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
俞敏洪励志演讲:三文鱼的故事   俞敏洪励志演讲:三文鱼的故事  我觉得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是比较恰当的,经历、体验、升华。  有的...
韩非子寓言故事 韩非子寓言故事  很多的故事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认真的去体会其中的具体含义,尤其是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