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创始人
2025-05-28 08:02:02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王殿卿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丁,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提出了疑问。“汉字落后”论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认为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虽日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是危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了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xx年05月04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末民初,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作为中华文化根基的汉字提出了疑问,其中有人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

  B. 20世纪80年代,仍有人认为“汉字行将就木”,“汉字落后汉字难学”“儿童识字有害”的观点还有一定市场。

  C. 在学习英语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下,一些人只重视英语的学习,汉字教育受到了直接冲击和削弱。

  D. 古人认为汉字形神兼备,今人认为汉字是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因而提笔忘字的时候增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站在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论述汉字教育的意义。

  B. 文章从现象人手,列举清末以来质疑汉字的种种言论,强调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法,将汉字与拼音文字作比较,突出汉字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D. 文章围绕汉字教育问题,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具体指出汉字拼音教学法的优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它既能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相比的。

  B.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拼音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优点也有缺点,不一定符合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C. 近年来,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形成了“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的汉字教学新理念。

  D. 为了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甚至实现以字养德,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正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传 承 付树霞

  不知是因为姓万还是医术高,得珠大爷不大爱说话。晚饭后,得珠大爷爱绕着小镇遛弯。年老的年少的见着了,会远远地喊一嗓子:得珠大爷,遛弯呢?通常情况下,得珠大爷眼皮都不抬一下,只从鼻子里“嗯”一声,然后背着手,照旧走自己的路。遇到得珠大爷心情不佳的时候,这声“嗯”会被省略掉。

  小镇人呢,见怪不怪,半点儿不计较。转天见了面,依旧恭敬地打招呼。

  小镇很多年轻人不懂,大家都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唯独万姓人二十四过小年。老辈人说,原先他们不是万姓,具体姓什么没有人记得了。只记得万姓是万岁爷赐的姓。据说,万得珠大爷的先人曾用万家的普济药方,救过微服出巡的万岁爷。万岁爷不仅赐了万姓,还特许万姓人腊月二十四这天,单独送灶王爷上天为万姓人言好事。

  也因此万姓人在小镇上的地位有些特殊。但万家人丝毫不见骄躁,一代又一代传承这普济药方的普济精神。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所以小镇上几乎家家都麻烦过得珠大爷。再加上那时候人们穷,小镇又偏,谁得个小病闹个小灾的,都会往得珠大爷家跑。轻则扎个针灸,重则开三服汤药,保管药到病除。药费呢,有则给,没有得珠大爷眼皮一耷,半句话都不说。小镇民风淳朴,手头不方便的,会先欠着。有那实在拿不出药费的,会在得珠大爷有事要相帮的时候,主动上门。得珠大爷的老伴儿过世时,来的人就海了去了。

  最为难得的是,只要半夜听到有人把门砸得山响,得珠大爷披衣穿鞋抓着药箱,跟着就走。

  当然也有得珠大爷治不了的病。得珠大爷会在号完脉后说,送医院吧。家里人就知道这是得了大病了。找车拉人赶紧去医院。到医院拍完片子,医生下的结论和得珠大爷说得不差半分。

  这不,已经好长时间,得珠大爷没出来遛弯了。小镇人猜测,是不是因为那家新开的诊所。新开的诊所名叫玉泉诊所,是小镇考出去的医科大学的学生开的,毕业后自谋出路,回家乡干起了诊所。

  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那苦药汤,在玉泉诊所看完病,拿些药片一吃,病好得也快,还省得熬汤药。因此,小诊所的生意挺红火。

  听说玉泉也会用汤药,得珠大爷有些心动了。医不治己,自个儿病了这么多年,是该找个人看看了。得珠大爷上门求药,言明,不吃西药。玉泉丝毫没为难,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药方。得珠大爷抄起药方,扭头就走。回到家里,细细查看药方。不看则罢,一看竟然破天荒地大笑起来。药方竟是红豆七颗、黑豆七颗、小枣七颗、枸杞七颗、核桃七颗,用锅蒸煮,一日一餐。黄口小儿,哪知中医的精深!得珠大爷把那张药方贴在进门必经之处,每看一次,大笑一次。时间长了,郁结之气竞自没了。

  不知什么原因,普济世人的万家人丁稀少,到得珠大爷这一辈已经是三代单传了。而得珠大爷这辈子竞没得一儿半女,得珠大爷没少为这事长吁短叹。

  这日,得珠大爷揭下药方,再次登门。玉泉见老爷子精神奕奕,心下欣慰。得珠大爷一言未发,放下药方,侧身而坐。玉泉赶紧奉上清茶一杯,待老爷子润过嗓子,才开口说道,老爷子,这方水土上的人,几辈子都受万家普济药方的恩惠。您身后无人,终日郁郁,其实,我辈都是您的后人。得珠大爷静默半晌端起茶杯,什么也没说,一饮而尽。

  自那以后,小镇人遛弯,常常看到得珠大爷和玉泉二人,边走边聊。小镇人照旧老远喊声得珠大爷,听得出,得珠大爷的那声嗯,发自心底。

  (选自《小小说月刊》20xx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镇人对得珠大爷很恭敬,见面主动打招呼,即使受到冷遇也半点儿不计较,由此可见得珠大爷在小镇有着特殊的地位。

  B. 玉泉诊所开业,并且生意很红火;而得珠大爷恰好也很长时间没出来遛弯。小镇人于是猜测这两件事可能有些关联。

  C. 得珠大爷上门求药,其实是为了考验玉泉;玉泉开的荒唐药方,却出乎意料地令得珠大爷将心中的郁结之气笑没了。

  D. 小说结尾写小镇人看见得珠大爷和玉泉常常边走边聊,心情舒畅,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又含蓄地点明了题旨,颇具匠心。

  2.小说以“传承”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谈谈你的理解。

  3.联系全文,分析得珠大爷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跨界多栖的诗家 余 玮

  身为诗人,叶延滨对这个头衔的解读是:个体价值和情感价值的承载者。叶延滨说,现在诗人平民化,但并没有失去价值。“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因为符合了大众的审美,所以拥有大量读者。诗歌比较个体化,看上去很弱小,但它坚守个体价值。诗歌证明个体是需要被承认的,它捍卫着个人的尊严,一个诗人哪怕只有一个读者,他也是有价值的。

  在快餐文化充斥的现在,很多人说中国诗歌正在边缘化,甚至有人说,诗歌正在消亡。对此,叶延滨强调:“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关乎人的内心世界,关乎个人价值,承认诗歌的独特性在于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情感方式、个人价值。中国从有文化以来就有诗歌,诗歌从来没有成另全民消费的文化,诗歌的生命力在于,它虽然不是处于今天消费文化的中心,但它是延续人类精神的链条,诗歌消灭了,我们的精神情感也就中断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诗歌是弱势,要进行调整,要倡导对诗歌的尊重,倡导对诗歌的敬畏之心,然后让下一代受到更好的诗歌教育。”

  笔耕不辍的叶延滨在诗歌创作的同时,客串撰写了大量有特色的随笔、杂文、散文、评论、小说、歌词等。一行行文字里,看得出他极其睿敏的悟性、涉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相当厚实的知识积累。一个在诗歌方面有很深造诣的作家,他的思想触角和艺术素质不可能不“流注”到文学的其他领域,叶延滨的创作实践正是如此。他的散文,是另一种形式的诗。前不久,叶延滨应邀到湖北赤壁采风,赤壁是有诗意的地方,出过不少著名诗人,这里的一块石头、一片树叶、一锨粘土都深深地吸引着他,成就了他的散文佳作《赤壁三绝》。他看到的不只是风景,更多的是人文、历史和情怀。那摩岩石刻、那茶道古街、那陆水大坝,牵引着这位诗家的悠悠情思与历史追问。

  曾有人说,叶延滨的诗透着杂文的风骨,杂文也常有诗的意象、诗的气质。对此,他坦陈:“诗与杂文是我的两手,让我感动的,美好的,常常笔下成了诗;让我愤慨的,丑陋的,不吐不快的,常常笔下是杂文。美中有瑕,诗中也就有讽有谐。吐出心中块垒,人生一大快事,文章自然也神采飞扬。杂文没有风骨不可立身,杂文没有情致也难成美文。”他认为,写诗更多的是内心的表达,大概与情致相关,写杂文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关注,大概与风骨相关,两者加起来,对他而言就是“书生意气”。

  “好茶,沸水中无声的舞者/修炼到如此/春秋一世、生死一回/不就是该发芽就发芽/该涅槃时就赴汤蹈火不变色吗?”叶延滨在《在天姥山重阳宫逍遥楼品茗》一诗中如此写道。茶道人生,杯水感悟!有人问叶先生人生到底是什么,他指着桌上的一杯茶水,淡淡地说:“也许这就是人生吧。”一杯茶水,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慢慢体会才发现生活就是这样。

  钭躺卧椅上,任阳光静谧中流淌,品一壶青砖茶,吟咏一段诗文,看一朵花的盛开,赏一朵云的飘逸,这是简单而奢侈的生活。岁月静好而诗意,叶延滨享受着,珍惜着……

  (节选自《中华儿女》20xx年第24期)

  相关链接

  ①诗歌的无用之用,就是精神上的诗意生存与现实中的诗意栖居。诗歌的无用之用,就是一步步引领我们告别野蛮与低俗,让生活和心灵都洒满文明的阳光……

  (叶延滨《无用的诗意》)

  ②综观叶延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等多方面的作品,虽然题材各异,笔调多变,但我有一个总体感觉是:他无论写什么,怎样写,“骨子里”的精髓是共通的,格调是统一的,艺术风格是相互流贯的。其个性是不能误认的。

  (石英《诗文并峙,卓异辉映——简析叶延滨的文学创作品格》)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当今中国快餐文化充斥,以至很多人认为诗歌正在边缘化,甚至有人说诗歌正在消亡;但叶延滨并不这么认为。

  B. 叶延滨虽然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但也创作了大量随笔、杂文、散文、评论、小说、等,且特色鲜明,成就颇高。

  C. 赤壁诗意盎然,风景秀美,但叶延滨去采风时不写诗而写散文,这是因为他不只看风景而关注人文、历史和情怀。

  D. 叶延滨写诗重在表达内心,或与情致有关,写杂文重在关注社会,或与风骨有关,两者结合成为其“书生意气”。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叶延滨认为,诗人是个体价值和情感价值的承载者;与小说相比,诗歌不但读者量小,个性化强,因而具有“无用之用”。

  B. 叶延滨认为,诗歌关乎人的内心世界与个人价值,诗歌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延续人类精神的链条,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

  C. 叶延滨的创作实践证明,一个作家如果诗歌造诣很深,那么,其思想触角和艺术素质也必定会延伸到文学的其他领域。

  D. 诗与杂文是叶延滨的两手,他用诗来讴歌美好,用杂文来抨击丑陋,因而其诗有杂文的风骨,杂文有诗的意象与气质。

  E. 叶延滨的作品虽然题材各异,笔调多变,但本质共通,格调统一,艺术风格相互流贯,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

  3.联系材料,探究叶延滨先生茶水“人生”的具体内涵。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安丰王元猛,字季烈。太和五年封,加侍中。出为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猛宽仁雄毅,甚有威略,戎夷畏爱之。薨于州。赠太尉,谥曰匡。

  子延明,袭。世宗时,授太中大夫。延昌初,岁大饥,延明乃减家财,以拯宾客数十人,并赡其家。至肃宗初,为豫州刺史,甚有政绩,累迁给事黄门侍郎。

  延明既博极群书,兼有文藻,鸠集图籍万有余卷。性清俭,不营产业。与中山王熙及弟临淮王或等,并以才学令望有名于世。虽风流造次不及熙、或,而稽古淳笃过之。寻迁侍中。诏与侍中崔光撰定服制。后兼尚书右仆射。以延明博识多闻,敕监金石事。

  及元法僧反,诏为东道行台、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与都督临淮王元彧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综既降,因以军乘之,复东南之境,至宿豫而还。迁都督、徐州刺史。频经师旅,人物凋弊,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庄帝时,兼尚书令、大司马。及元颢入洛,延明受颢委寄,率众守河桥。颢败,遂将妻子奔萧衍,死于江南。庄帝末,丧还。出帝初,赠太保,王如故,谥日文宣。所著诗赋赞颂铭诔三百余篇,又撰《五经宗略》、《诗礼别义》,注《帝王世纪》及《列仙传》。又以河间人信都芳工算术,引之在馆。其撰《古今乐事》,《九章》十二图,又集《器准》九篇,芳别为之注,皆行于世。

  (节选自《魏书·文成五王列传第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都督临淮王彧/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

  B. 与都督临淮王彧/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

  C. 与都督临淮王彧/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

  D. 与都督临淮王彧/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短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加侍中,指加授侍中这一官职,被加者享有佩戴貂蝉珥珰等标志性饰物与侍从皇帝左右的礼制待遇。

  B. 戎夷,指戎和夷,泛指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戎,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夷,中国古代称西部的民族。

  C. 太保,亦指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为辅导太子之官。其副职为太子少保。

  D. 铭诔,多指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很多是因当时某臣子身故,其君主表彰其功勋,亦表哀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延明继承父亲的爵位,在地方和朝廷都担任过官职,因为政绩显著,得到朝廷的赏识,不断升迁。

  B. 元延明博览群书,通古知今,很有才华,但他本性清俭,喜好金石,不喜钻营,才华一直未被赏识。

  C. 元延明既能著书立说,一生留下多种著作,又善于治理地方,在徐州颇有政绩,受到百姓的赞誉。

  D. 元延明很有军事才能,曾经讨伐过反贼元法僧,招降敌将,收复失地,并接受元颢委任率军守河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昌初,岁大饥,延明乃减家财,以拯宾客数十人,并赡其家。

  (2)频经师旅,人物凋弊,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黄 河 罗隐①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②,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注:①罗隐:晚唐诗人,十多次科举考试不第,史称“十上不第”。②高祖誓功衣带小: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此诗借事寓意,首句以“阿胶”为喻,生动描绘了读书人蜂拥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

  B. “银汉”,即银河,在这里被用来指代皇室和朝廷;“昆仑”同“银汉”一样,也指朝廷豪门贵族甚至当朝皇帝。

  C. “高祖誓功衣带小”,借用汉高祖封功的典故,意在表达功臣的爵位永远不会失去。

  D. “仙人占斗客槎轻”,“客槎”指考试求官的人,这句足说封建贵族霸占了爵位,读书人人仕的希望将永远渺茫。

  E. 全诗句句紧扣黄河,又句句别有所指,言辞激切,表达了作者对科举的绝望与怀才不遇的激愤。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借“黄河”来讽喻科举制度的。

  四、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表现女子的`品行端正,但男子却已变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句,领起全词,为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抒写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伏笔。

  (3)《赤壁赋》中,苏轼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伤感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游芜湖老街,听广济寺的晨钟暮鼓,观青弋江上若隐若现的云蒸雾绕,芜湖,宛如一位静默美丽的女子,让深陷尘世的我们得到一种沐浴和抚慰。

  ②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但从不张扬,善于听取别人的学术意见,在团队合作中与人相处融洽,是一位深藏若虚的谦谦君子。

  ③报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说空话套话,措施具体而微,于细微之中处处体现着政府对百姓民生问题的呵护之情。

  ④小王最近刚做了父亲,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他的母亲却生病住院了,更不巧的是,他又被单位派到了离家很远的分支机构上班,每天奔波两地,实在是左支右绌,心力交瘁。

  ⑤王教授退休后,在注重保养身体的同时,积极参加老年大学的各项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整个人看起来红光满面,白头如新。

  ⑥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②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寿县报恩寺院内有两颗银杏树,树高20多米,体型饱满庞大,遮天蔽日,已有近1 400多年的树龄,被认定沟国家一级名木。

  B. 救助站始终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服务宗旨,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C. 事实上,不仅《列王的纷争》属于为数不多的国产策略游戏,而且也是少有的以海外国家为主题背景的国产游戏。

  D. 王国维曾讲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治学境界,他想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绝不能轻言放弃,要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家人齐聚,庆贺岳母过寿,大女婿作为代表致祝酒词:“祝泰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B. 再过一个礼拜,敝人的大作就要出版了,到时一定敬请您拜读啊。

  C. 小弟因公务在身,未能在此恭迎大哥光临寒舍,还望大哥海涵。

  D. 我接手这个项目,完全是想扭转困局,如果觉得我是另有所图,那我就只能敬谢不敏了。

  六、语言应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学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①___________,关于这一点,人们是普遍认知的。每当谈到文学的创作基础和来源,可以引申出很多方方面面的相关话题,②____________,欣喜的是丰富多影的客体赋予了文学不同的价值和发展潜力。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存在着③___________。要知道,即使文学能够多元化地反映社会生活,也不能否认它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有区别的。

  请参照①的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

  A.有个佛教徒当众宣讲“轮回报应”的佛教教义,他说,人们不能杀生,因为今世杀猪,来世就会变成猪。

  ①反驳:既然今世杀猪来世就会变成猪。那么我们就只有杀人了?

  B.总有人以成败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国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有人担心中国会因此变成资本主义社会。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学校,老师会帮助你学习,到公司却不会。如果你认为学校的老师要求你很严格,那是你还没有进入公司打工。因为,如果公司对你不严厉,你就要失业了。 ——比尔·盖茨

  材料二:一位中国留学生假期去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打工,结果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了五分钟,于是被解雇了。他没有想到,第一次因为迟到就受到了这样严厉的惩罚。而最令他醍醐灌顶的是那个华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

  材料三:据阿里内部爆料,中秋之际,阿里在公司内部搞了一个内网低价购买月饼的活动。结果阿里安全部几位员工却借助技术,用编写脚本代码方式,在公开秒杀月饼的内部活动中“秒到”了1 33盒月饼,被公司发现些天就被开除。这件事可以看到阿里在推行企业文化时的坚定信念。不管是谁,都不能触犯公司的底线,更何况他们是阿里安全规则的制定者和守卫者。

  读了上面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晚霞映红了天空改为比喻句 晚霞映红了天空改为比喻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晚霞映红了天空改为比喻句,欢迎大家查看。  1. ...
丑小鸭的启示 丑小鸭的启示精选4篇  《丑小鸭》是一本含有童话和寓言的儿童作品。这本书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
北京申奥成功了 北京申奥成功了_800字  2008年,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多么让人盼望,多么使人兴奋的时候呀,因...
学习中的苦作文 学习中的苦作文(精选3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
迎新年作文 迎新年作文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
烈士公园的作文400字 烈士公园的作文400字(精选22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
我的邻居朋友作文 我的邻居朋友作文(通用7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
地球很危险歌词 地球很危险歌词  很想代你  面對世間瘋狂和混亂  這地球 喜歡恩怨  巴不得跟你在太空取暖  讓...
党的征文 关于党的征文(精选17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
长白山游记作文 长白山游记作文(集锦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
太平歌词是什么 太平歌词是什么  太平歌词是一种从属于相声的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从北京的民间小曲演变而来,在...
亲爱的妈妈作文700字 亲爱的妈妈作文700字  我妈妈优点多又多,缺点也不少。她喜怒哀乐一日三变,有时生气有时欢乐,还有时...
穿梭时光隧道作文 穿梭时光隧道作文2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
逆风飞翔作文500字 逆风飞翔作文500字三篇  大海没有礁石,难以激起浪花。人生没有历练,难以成功逆风飞翔。下面由小编精...
勤劳的妈妈作文 勤劳的妈妈作文(精选4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
描写妈妈的作文 描写妈妈的作文(精选38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
小学优秀作文 小学优秀作文(通用2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
小宇宙的歌词 小宇宙的歌词  《小宇宙》是苏打绿《小宇宙》专辑中的同名歌曲。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相关的歌词吧...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600字作文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600字作文(通用67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
社会公德优秀作文 社会公德优秀作文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
学打乒乓球作文400字 学打乒乓球作文400字5篇  篇一:学打乒乓球  今年,乒乓球这项运动我已经打得很不错了。想知道我是...
“勿谓言之不预也”的意思 “勿谓言之不预也”的意思 成语拼音: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yě]...
致可爱的你作文600字 致可爱的你作文600字  青春像一辆列车匆匆划过,昨天的列车与今天擦窗而过,凝视着窗外的我们走远了!...
蜗牛搬家作文 蜗牛搬家作文(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
“摇头摆脑”的意思 “摇头摆脑”的意思 成语拼音: [yáo tóu bǎi nǎo] ...
“旗布星峙”的意思 “旗布星峙”的意思 成语拼音: [qí bù xīng zhì] ...
“硕大无比”的意思 “硕大无比”的意思 成语拼音: [shuò dà wú bǐ] ...
“得不补失”的意思 “得不补失”的意思 成语拼音: [dé bù bǔ shī] ...
“群雄逐鹿”的意思 “群雄逐鹿”的意思 成语拼音: [qún xióng zhú lù] ...
“语重心沉”的意思 “语重心沉”的意思 成语拼音: [yǔ zhòng xīn chén] ...